鄉鎮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很重要的一道工藝是消毒處理
點擊次數:179 發布時間:2021-09-27
鄉鎮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一般埋設于地表之下,運用二次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,它處理的效果超越全混合生物氧化池,對水質的適應性強度高,了水處理的穩定性。該設備在池中采用了新型彈性立體填料,對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有的去除功能。
鄉鎮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很重要的一道工藝是消毒處理,醫院污水消毒處理方法很多,大致可分為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大類。
物理方法有輻射法、紫外線法、加熱法、冷凍法等。用物理方法對醫院污水進行消毒處理,通常適用于污水量較小的情況,且其處理效果往往不如采用化學法明顯,但該法有個突出的優點,即無二次污染。物理方法中較常用的是紫外線消毒法,具有快速、設備簡單、維修方便、無二次污染等優點,但其不足之處在于污水前處理要求嚴格,處理水量較小、易被有機物干擾及無持續消毒作用。
化學方法包括用鹵素,臭氧、重金屬離子、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化學藥劑處理。其中,較常用的是氯化消毒法和臭氧消毒法。臭氧法殺菌效果很好,已有100多年的歷史,在西歐尤其在法國普遍采用。但臭氧制備及維護費用較高,設備不易管理;同時,由子我國的臭氧發生器性能不穩定、產生臭氧在水中易衰減等原因,故臭氧法在我國很少采用。我國應用廣泛的是氯化消毒法,八十年代常采用液氯法,該法具有處理效果穩定、設備簡單、投資省、占地面積小、運轉費用低等優點,但安全性較差,要防止液氯的泄漏,以免造成傷亡事故;九十年代應用較多的次氯酸鈉法該法處理效果穩定、設備簡單、基建投資省、占地面積少、運轉費用低、管理安全方便。